《请安》 ... - 晋江文学城 - 手机版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请安 ...

  •   竖日一早,红玉就将阮宁叫了起来。
      
      阮府自诩侯门公府之家,规矩森严,每日早起府里的女眷都要同阮母请安,去晚了可不成体统。原本阮宁也该同嫡母请安的,奈何关系特殊,旁人对她的忽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安老国公早些年跟随圣上东征西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也落下不少隐疾,是以去得早,国公府里只剩下阮母这么一位老人。先皇感念其忠心为国,封了阮母一品诰命夫人。
      
      老太太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她原本是个怕麻烦的性格,年轻时被国公府里一众姬妾闹得心烦意乱,又懒得因为这些人伤了夫妻情分,自老国公去后,就将一众妾室发落到了外面的庄子里,只吃穿用度上不曾少了半分。
      
      时至今日,大约也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个命硬的,便是国公府二老爷的生母香老姨娘。怕也是阮二爷时常送去些好东西,才能吊着一口气到现在来。
      
      外面对老太太的行为颇多微词,阮宁却是极喜欢这位祖母的,不说她对其他人怎么样,至少对她们姐弟俩是极好的。
      
      究其缘由,除了可怜他们俩幼年失去亲娘,更重要的,大约也是因为阮宁生母的娘亲,也就是阮宁的外婆,同老太太年轻时是闺中密友,是以她十分喜欢自己这个儿媳,更是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看待,可惜云氏去得早,她便愈发疼爱这姐弟俩。
      
      窗外天将蒙蒙亮,墨色天幕下隐隐泛着一丝鱼肚白,阮宁昨夜睡得晚,是以起得有些不甘不愿。
      
      不过想到一会要见到的慈祥老太太,刚来的起床气倒也去了大半。
      
      安顺堂离阮宁住的百花苑也不远,出了角门,转过两道抄手游廊便到了。
      
      老人家睡眠少,醒得也早,阮宁来到安顺堂,刚过了垂花帘,就见老太太已经在炕上坐着了。
      
      她头发花白,身形有些佝偻,却不曾有半分枯朽之态,眼睛里透着经年的练达通透。冬日里天冷,她穿了一件暗紫缂丝半新大袄,手里捧着刻了五蝶捧寿的紫铜八角手炉,半倚在石青色金钱蟒大条褥上,眼睛半睁半阖,见阮宁进了门,坐起来招手让她上前去。
      
      阮宁忙上前道了个万福:“阿宁来给您请安了!”又顺着坐在老太太身边。
      
      “好,好!”阮太君笑着应声,边抚着她的手边打量着她,“我瞧着你近日是愈发精神了,这样才好。这么早过来做甚,可垫了肚子?王妈妈,先去将银耳莲子羹端来一盅,给阿宁填填肚子。”
      
      旁边候着的老妇人应声去了,阮宁双眼一眯,抱住她的胳膊咯咯笑道:“我就知道祖母是疼我的!”
      
      阮太君素来信佛,安顺堂里也终日檀香缭绕,清雅宜人,阮宁便彻底没了睡意。两人又闲聊了不过片刻,便听见帘声响动,门口的两个小丫头打起帘子,几人走了进来,却是三房的张氏并两个丫鬟。
      
      她穿着一身鲜艳的大红衣裳,挽了高高的髻,指甲上涂着丹蔻,言语亲热:“母亲安好!”
      
      阮太君眼皮子耷拉着,同对阮宁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咸不淡,“坐下吧。”
      
      她依言坐下,端起丫鬟奉上的热茶抿了一口,去了身上的寒气,才看向阮宁,笑道:“阿宁可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来的这么早,瞧着比我们这些做儿媳的都尽心。”
      
      阮宁微微一笑,“祖母待我这般好,自是应当的。”
      
      “那倒也是,谁人不知阿宁是咱们老祖宗心尖尖儿上的人物?不过阿宁这般娇俏可人儿,便是三婶都是十分喜欢的。”
      
      又是珠帘晃动,一道身影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来人穿着素净,腰肢如拂柳,虽是同张氏一般年岁,却别有一般风韵,便是二房主母秦氏了。
      
      张氏看着她请了安,入了座,鼻下不由冷哼一声,端起茶盏佯作喝茶掩住自己的厌恶。
      
      厌恶是厌恶,她却仍不受控制地把秦氏从头到尾打量了个遍。瞅瞅,瞅瞅,头上的簪子,耳上的坠子,腕上的镯子,竟是天玉坊里整整一套的!
      
      这得多少银子!
      
      张氏想到自己那个整日里不着家的丈夫,就气不打一处来,赌气般把杯子往桌上重重一放!
      
      阮老国公这一支,到了阮宁这一辈,便有些人丁稀薄了。
      
      阮宁的父亲阮维,也就是现在袭了爵的安国公,年轻时性格风流,成亲后却独宠云氏,竟是连旁的花花草草半分也没沾,是以只有阮宁阮正轩一儿一女。也就是云氏去了三年,他才又娶了江南一个富商的嫡女李氏做填房,添得大胖小子一枚。
      
      云氏去后国公爷另有两名美妾,一个是云氏留下来的大丫头,一大把年龄了都未曾出嫁,原本说是要给云氏守孝的,结果守着守着守上了国公爷的床,近日里也有了身孕。另一个是同僚所赠的花姨娘,颇受他宠爱,近日里风头正盛,生得鲜研袅娜,风流妩媚,又会琴棋书画,听闻是江南的特产——扬州瘦马是也。
      
      阮府二爷阮绍不是阮母所出,他的母亲就是老安国公现今唯一留下的妾室,香老姨娘。作为一个庶子,他充分发挥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悬梁苦读的精神,逆袭了不可弥补的阶级鸿沟,感动了举业时的恩师翰林学士秦修儒,娶到了秦修儒的嫡女秦小姐,可谓安国公府最成功的人士。
      
      他膝下育有一名嫡子两名嫡女并两名庶女,现下正外放做官,留下秦氏和几个孩子在京城,那两名庶女便是他在外奋斗多年的成果。嫡子阮正泽,年方十五,正是举业的年龄。大女阮安已经出嫁,二女阮宜芳龄十二,待字闺中。至于那两个庶女阮宋和阮宛,自小出生在外就没回过府,又因为身份无人过问,阮宁不甚了解,甚至连具体年龄都不知道。
      
      再说那三爷阮绅,阮宁不由得偷瞧了眼张氏,这可大有说头了。当年太祖刚刚打下江山,阮府刚刚发迹,三爷也刚刚诞生,养在了他祖母——阮母的婆婆身边。那老太太本就是一个乡下老妇,猛的过上富贵日子,哪里懂得教养子女?只知道一味宠溺,直直将他养成一混不吝。
      
      斗鸡走狗,赏花玩柳,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前些日子还因为放印子钱闹出了一桩人命,仗着关系人脉私下赔了些钱了事。那借钱的本是个赌鬼,整日里不着家脾气又暴躁,家里人也嫌弃,收了钱便不做声了,这么一桩人命官司竟草草糊弄了过去。
      
      他娶妻的经历也颇为有趣,按说作为安国公府的嫡子,再混蛋也能混上个大家出身的嫡女,可他却是同他庶出二哥掉了个个儿,娶了六品小官应天府府丞的庶女张氏——
      
      话说张氏养在深闺,有一位眼光毒辣经验丰富的教养嬷嬷。有一天她的教养嬷嬷忽然发现自家小姐走路姿势不太对!经过严厉逼问,张小姐终于承认了她与阮家三少无意中于寺庙中相遇并自由恋爱的事实。张家大喜,觉得自己捡了颗金屎蛋儿,能用一个庶女攀上国公府实在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忙派了人去阮府逼婚,老安国公一生行军打仗,最重义气,脸皮儿又薄,遂让张氏入了自家大门儿。
      
      阮宁不由感叹,果真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三叔三婶这是冥冥之中王八看绿豆儿——对上了眼儿啊!
      
      然而对于张氏突破封建束缚勇于追求自身幸福的大无畏行为,阮宁只有一句话:精神值得肯定,眼光十分奇特,行为特别愚蠢。
      
      阮三爷私生活肆意不羁,早在张氏入门的时候,就把房里一个丫鬟搞大了肚子,这丫鬟也是个有心计的,瞒了四五个月,眼看被人发现,竟瞒着阮母求到她婆婆那里去。老太太不懂公爵府里的这套嫡庶的规矩,只知道自己要有重孙子了,欢天喜地护了那丫鬟,又因她在乡下日久,性格泼辣,骂功了得,府中无人敢劝,竟让那丫鬟顺利生下了大胖小子一枚,取名阮正阳,如今已经十七了。
      
      好在阮正阳基因突变,没有继承他爹的德行,而是少年老成,寡言少语,不过十七便中了举人,是京城众多纨绔子弟中的一朵奇葩,眼下只待进士及第,金榜题名,再凭借国公府的声望人脉,光明大道指日可待,是阮府这一代的一号种子选手。
      
      说来奇怪,自那之后,三房再也没有半个子嗣,便是张氏,入门十几年肚子都没一点儿动静,只发落了那丫鬟,把阮正阳养在身边记做嫡子。
      
      阮宁猜她三叔八成是年轻时过于辛苦劳累得了不孕不育,要不就是因为生了大哥这个优良基因耗尽了所有元气。
      
      

  • 作者有话要说:  宅斗文最基本的设定就是家族关系,这点是不能搞错的啦。有的小天使可能发现大房的孩子年龄偏小,对,这是我的设定,详情见后面
    而且老来子真的很难理解嘛ORZ红楼开篇甄士隐就是啊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网友:
  • 评分:2 1 0 -1 -2
  • 内容:
  •             注:1.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每次发表负分评论需在登陆状态下进行,且扣除1个月石。